过刊目录

  • 全选
    |
    锅炉技术
  • 锅炉技术
    周星龙,谢建文,高胜斌,范永胜,程乐鸣,岑可法
    2014, 34(10): 7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某330 MW亚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炉膛水冷壁上开设测孔,利用水冷抽气取样枪对炉膛内的局部颗粒流率进行测量,研究炉膛近水冷壁区域的颗粒流率分布.结果表明:采用抽气取样法测量CFB锅炉炉膛颗粒流率时,颗粒净流率基本不受抽气速度的影响;炉膛稀相区的颗粒呈明显的环核流动分布,水冷壁附近存在较大的下行颗粒流率;炉膛第5层和第6层测孔高度的环核边界层厚度基本相同,环核边界层厚度约为0.1~0.18 m,且随着空截面风速的增大而增加;炉膛内的防磨梁、悬吊屏结构和出口烟窗位置等对颗粒环核流动有较大的影响.
  • 锅炉技术
    高明明,岳光溪,雷秀坚,刘吉臻,张文广,陈峰
    2014, 34(10): 7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在燃烧过程中脱硫的滞后性和不稳定性,构造了一种CFB锅炉特有的“活性石灰石”状态监测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活性石灰石”平衡的n(Ca)/n(S)优化配比方法,基于计算给煤量、送风量和炉内活性石灰石质量构造了SO2质量浓度预测模型,并利用600 MW超临界CFB锅炉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构造模型的有效性,基于该模型优化的n(Ca)/n(S)提高了SO2质量浓度的稳定性.
  • 锅炉技术
    牛玉广,沙超,康俊杰
    2014, 34(10): 7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电站锅炉燃烧系统的数值模拟模型,通过该模型提供的训练样本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LSSVM),利用试验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修正,并通过实时运行数据更新模型,提出了一种电站锅炉燃烧系统的复合建模方法.结果表明:复合建模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和运算速度,通过对初始LSSVM模型的修正和更新可以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为燃烧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 汽轮发电机
  • 汽轮发电机
    史进渊
    2014, 34(10): 7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发电机组可靠性的4个在线监控参数:扣除计划停运的等效可用系数、可靠性增长系数、主机非计划停运时间百分比和全厂可靠性影响系数,利用这些参数来监控单台与全厂多台发电机组的可靠性,给出了这些参数的在线计算方法、相应的检修措施和应用实例.根据全厂多台发电机组的在线监控参数值合理安排计划检修的停运次数、检修等级和停运时间间隔来优化检修.结果表明:通过可靠性在线监控和优化检修,促使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增长,保障了全厂多台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处于受控状态.
  • 自动控制与测量技术
  • 自动控制与测量技术
    刘吉臻,胡阳,林忠伟
    2014, 34(10): 7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从机械侧和电气侧深度管理负荷,分析了现有变速变桨风力发电系统(WTGS)的运行特性,提出在额定风速以下,通过桨距角控制和发电机控制联合调节进行限功率跟踪,给出了变速变桨等多自由度运行模式下的解耦协调控制策略;考虑限功率跟踪与最大功率跟踪的兼容性,建立了WTGS全工况下大范围功率可调的整体控制策略;采用PID增益调度技术,结合非线性测度指标减少工况点划分数量,基于TS模糊逻辑定义增益调度算法,完成WTGS全工况控制系统的设计.针对2 MW容量WTGS的一般非线性模型,在额定风速以下完成了功率跟踪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大范围功率可调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功率调度值的良好跟踪,使WTGS具备了全面的负荷管理能力.
  • 自动控制与测量技术
    高峰,郭鹏
    2014, 34(10): 7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利用预测载荷进行独立变桨距控制的方法,应用叶素理论进行载荷预测,对测量风速以及受风剪效应和塔影效应影响的轮毂风速进行修正,使载荷计算更加准确;应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桨距角优化控制,优化搜索中通过对目标函数的选取和相关参数的设定保证控制的实时性.应用Bladed软件对某1.5 MW变桨距风电机组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独立变桨距控制方法可在保证功率控制的同时实现载荷控制,能有效减小风轮不均衡载荷,降低机组疲劳载荷.
  • 自动控制与测量技术
    赵勇纲,孙保民,刘志强,杨定华,管清亮,张瑞卿
    2014, 34(10): 7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采用格栅将测量截面划分为若干单元,在整流的同时进行单元测量,在全截面上分布感压孔,将感压管连接至一个大腔体以获得平均压力,从而获得短管道气体平均流速的测量方法.对截面为800 mm×500 mm的格栅的整流效果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设置格栅可以实现大风箱分支管整流的目的;随着格栅密度的增加,每个单元内的气体流速趋于稳定;格栅整流效果与其位置关联不大,但与格栅厚度关联密切,当厚度超过200 mm时,对整流的影响逐渐减弱;在较理想的格栅密度、格栅位置和格栅厚度条件下,各网格的平均压力与支管的平均流速线性度非常好.
  • 工程热物理
  • 工程热物理
    贾晓东,刘永文,李龙,苏明
    2014, 34(10): 7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原有的格子Boltzmann伪势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表面张力可调的伪势模型,并基于改进后的伪势两相模型在二维条件下模拟了雷诺数为5、10和20时竖壁降膜的流动,进一步研究了液膜在入口处存在正弦扰动时的流动特性,分析了入口扰动和表面张力作用对液膜稳态波动的影响,总结了液膜稳态波动的规律.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得到的流形拓扑及波动特征与实验结论能较好地吻合,表明伪势模型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降膜流动的物理过程.
  • 工程热物理
    赵〓胤,杨帆,郭雪岩,戴韧
    2014, 34(10): 8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伪势模型的两相格子Boltzmann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模拟研究了液滴在质量力作用下的运动、变形和破裂现象.根据YoungLaplace定律确定模拟中所需的表面张力系数值,并对模型中表面张力所应具有的各向同性特性进行验证;计算了不同Bond数和Ohnesorge数时液滴的运〖JP2〗动和变形过程.结果表明:随着Bond数的增大,液滴变形不断加剧并最终破裂;随着Ohnesorge数的增大,液滴趋向于维持其原始形状,运动过程中破裂现象的发生将受到抑制.
  • 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
    李德波,廖永进,徐齐胜,曾庭华
    2014, 34(10): 8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电厂SCR脱硝催化剂服役过程中的运行规律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自行设计了催化剂活性测量装置,并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研究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结果表明:催化剂失活主要是由于催化剂磨损造成的活性组分流失及飞灰表面沉积共同作用所致,而在飞灰表面沉积作用中,以碱金属和CaSO4的影响为主.
  • 环境科学
    史晓方,刁永发,余婉璇
    2014, 34(10): 8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生物质中氯、碱金属含量高的特点,在生物质与煤混燃的情况下,建立Hg/C/H/O/N/S/Cl/K/Na模型,结合化学动力学计算及敏感性分析,并运用Chemkin 4.1和Fluent 6.3软件实现化学动力学与流体动力学耦合,来模拟不同Cl2体积分数下汞的均相氧化,并探讨了生物质中的碱金属对汞均相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Hg的氧化活性受到温度的限制,Hg的氧化主要发生在800 K左右的温度区域,此时Hg的氯化活性是最强的,但此时K的氯化活性最弱,促进了HgCl2的生成;在有碱金属存在的情况下,碱金属与Cl2的反应对Hg氧化有抑制作用,但碱金属与SO2的反应对Hg氧化有促进作用.
  • 环境科学
    陈剑,梁秀进,孟莹,王群英,应光伟,二宫善彦
    2014, 34(10): 8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滴管炉(DTF)上对4种典型煤种进行了燃烧试验,研究了煤种、粒径、温度和停留时间对燃煤PM10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烟煤PM10排放量整体较小,烟煤PM1+排放量大,2种褐煤PM1-排放量较大,但PM1+排放量趋势不一致;粒径的影响因煤阶不同而差别较大,随粒径增大,烟煤的PM10排放量增大,而高阶褐煤的PM10排放量先增大后减小,低阶褐煤的PM10排放量变化不大;当最高燃烧温度高于灰熔融温度时,PM10排放量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在高温区停留时间的延长,PM10颗粒物有小颗粒向大颗粒转化的趋势.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
    唐波,朱丽慧,王起江
    2014, 34(10): 8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ThermoCalc 软件模拟计算的基础上,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S30432钢700 ℃持久后的析出相特别是σ相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对持久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30432钢700 ℃持久后除存在富铜相、MX相和M23C6外,持久4 363 h后在晶界析出块状的σ相;随着持久时间延长,σ相数量增加并粗化;晶界析出的块状σ相促使空洞形核和裂纹发展,对4 363~6 234 h阶段持久塑性的骤降产生重要影响.
  • 核电技术
  • 核电技术
    马林生,王快社,岳强,彭胜
    2014, 34(10): 8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ZrSn、ZrNb和ZrSnNb系典型锆合金Zr4、M5、Zirlo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对比和分析了这些锆合金的第二相粒子、力学性能、吸氢性能和腐蚀性能等的差异,对这些合金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评估,建议在当前研究基础上利用材料设计方法研制新型高性能锆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