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
王睿坤, 王雪, 张炳东, 董嘉良, 赵争辉, 尹倩倩, 张月
改善生物炭的孔径分布和表面性质是提高其CO2吸附能力的重要措施。采用大正蒙特卡洛(GCMC)和分子动力学(MD)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孔径分布和表面氮氧官能团的生物炭对CO2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微孔有利于CO2吸附,微孔生物炭(孔径为2~20 Å)的CO2吸附量可达7.69 mmol/g,相比于微孔/介孔生物炭(孔径为2~30 Å)增加了92.73%;CO2通过范德华力吸附在微孔表面上,并且在较小微孔内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使得CO2吸附较为稳定且不易发生扩散和脱附;表面氮氧官能团修饰有利于增强生物炭表面与CO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并能改变其范德华相互作用能与静电相互作用能的比例,修饰后生物炭的静电相互作用能占比逐渐提高,吡咯氮修饰生物炭中静电相互作用能占比为53%,羧基修饰生物炭中静电相互作用能占比在62%以上;修饰生物炭的CO2吸附量大幅提高,其中吡咯氮和羧基修饰的生物炭是氮氧官能团修饰生物炭中吸附量最大的生物炭,其CO2吸附量分别为10.87 mmol/g和12.24 mmol/g。